招商证券-银行业《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点评:怎么看商业银行绩效评价办法?-210104
2021-01-04 23:21:03  谢亚轩
研报摘要

财政部印发《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管理办法》,引导商业银行对实体经济加大支持力度,同时注重质效协同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加大分红力度,总体对银行基本面影响较小。
事件:
1月4日,财政部印发《商业银行绩效评价办法》。《办法》指出,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维度从盈利能力、经营增长、资产质量、偿付能力四类指标,调整为服务国家发展目标和实体经济、发展质量、风险防控、经营效益四类,每类权重均为25%。
点评:
一、绩效评价办法影响银行工资,对银行基本面影响有限
《办法》适用于国有控股的商业银行。新的绩效评价办法适用范围包括国有独资及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含国有实际控制商业银行)、国有独资及国有控股金融企业实质性管理的商业银行。涉及到的银行包括全部大行、绝大多数股份行、部分中小行等。
绩效办法修订对银行基本面影响有限:绩效评价结果主要影响银行高管考评和银行工资总额,对银行基本面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办法》指出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结果是商业银行整体运行综合评价的客观反映,是作为商业银行改善经营管理和负责人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是确定商业银行负责人薪酬和商业银行工资总额的主要依据。《办法》引导商业银行对实体经济加大支持力度,同时注重质效协同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加大分红力度,由于评价结果与薪资挂钩,其指标和权重的变动会引导银行的经营方向的改变,但总体对银行基本面影响较小。
二、引导银行服务实体、服务创新,小微贷款业务有望快速发展
评价指标大调整,新增“服务国家发展目标和实体经济目标”指标。改革前四类指标分别为盈利能力、经营增长、资产质量、偿付能力,现调整为服务国家发展目标和实体经济、发展质量、风险防控、经营效益四大类。新增的服务国家发展目标和实体经济指标,主要包括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两增两控”考核指标,以及服务生态文明战略和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指标。该项新增指标占权重较大(25%),体现国家引导银行服务国家宏观战略、实体经济的决心,突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金融服务创新发展的新理念。同时由于该《办法》自今年施行,以后年度照此执行,因此对银行服务实体、服务小微有了持续性要求。
“两增两控”是针对小微企业贷款的增速、户数、资产质量及成本提出的要求。“两增”指的是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同比增速,贷款户数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两控”指的是合理控制小微企业贷款综合成本和资产质量水平,将普惠小微企业不良率控制在不超过自身各项贷款不良率的3个百分点。新评价体系中“两增”权重7%,“两控”权重6%,权重较大,对小微企业贷款可持续增长提出要求,小微贷款业务有望得到较快发展。
三、鼓励加大分红力度,注重业务发展的质效结合
强调分红比例,继续鼓励商业银行的净资产增长。原2016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未对分红比例提出要求,修订后的《办法》要求分红率以30%为界,高于30%为满分,更加符合投资者的利益诉求。修订后的《办法》维持“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10%的权重份额,对商业银行的净资产增长继续提出要求。
新增“发展质量”评价指标,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在衡量经营增长情况上,和16版绩效评价办法相比,用ROE替代了原先利润增长率。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办法》首次引入经济增加值、人均净利润、人均上缴利税等指标,体现银行在追求规模增长的同时,需要更加注重发展质量与效益。
四、提高资本对信贷的撬动效率,资产质量要求不变
弱化偿付能力指标权重,保障银行信贷投放能力。现阶段我国金融体系以间接融资为主,信贷融资占比较高,资本耗用较大,现行办法(2016)中偿付能力状况考核三项资本充足率指标,整体评价权重为15%-30%,权重过高。新《办法》仅保留了资本充足率的指标要求,且权重从10%降低至5%,弱化了偿付能力考核,提高了资本对信贷的撬动效率。
资产质量指标和权重基本不变。原2016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资产质量状况有不良率、拨备覆盖率、流动性比例、杠杆率,本次《办法》添加了不良贷款(核销前)增速,减少了杠杆率要求,基本保持了资产质量的必要指标要求。
投资建议:《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管理办法》引导商业银行对实体经济加大支持力度,同时注重质效协同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加大分红力度,其指标和权重的变动会引导银行的经营方向的改变,但总体对银行基本面影响较小。21年经济复苏流动性收紧,类似17年,这种宏观利率环境对银行股相对利好,低估值银行板块有望上行。20年12月初以来,银行股明显回调,反而是新一轮机会,性价比凸显。此外,未来流动性收紧之下,负债优势明显的四大行+邮储逻辑改善,值得关注。全国性银行H股亦值得重视。
风险提示:贷款利率下行超预期;海外疫情不确定性,资产质量恶化;政策变化等。
打开APP阅读全文

操作成功

本研报来自"慧博投资分析终端",想要查看更多研报,您可以下载慧博APP。

立即下载

返回顶部